中山大學所在地「哈瑪星」是高雄市最早的發源地,在二十世紀初期,哈瑪星地區因漁業、軍事、交通運輸之發展,成為最繁華的港濱都市與最進步的地區,也創造了許多「高雄第一」的史蹟,但隨著高雄車站與遠洋漁港遷移,在產業無法轉型與發展腹地受限等種種因素之下,使得哈瑪星逐漸走向沒落之路。而其蘊含豐富人文也逐漸在現代潮流中為人所忽略。


 西子灣行館是中山大學裡最老的建築,從早先的禁地而到後來的開放,讓中山學子、社區居民以及遊客得以進入而一窺其中奧秘。 1999 年中山大學推動創意校園空間,在保留有原有陳設原則下將西子灣行館部份空間改建為西灣藝廊,定期展覽藝術家的作品,讓學子、市民與遊客得以來這裡感受藝術的洗禮。然而在展期之外,師生與學子對這個空間的使用率並不高,反而是附近社區居民常來西子灣行館,看看舊有的文物並流連在館內回想著與這個空間曾有的共同回憶,一般遊客們則僅止於自行在空間參觀並瀏覽照片,無法對這個場域有再進一步予以深刻的體會。


哈瑪星社區的歷史風華、西子灣行館人文涵養是珍貴的文化寶藏但卻無法深刻地被發掘與體驗;社區居民與中山師生雖然在同一場域活動,然而交集與互動並不多。因此本計畫擬以西子灣行館 ( 西灣藝廊 ) 及其週邊綠地為創意空間基地,讓這個原本親切但卻低度使用的空間 , 透過空間再造成為校園精神標竿,吸引校內師生共同參與並引進哈瑪星豐富的人文,透過二個極具人文元素的西灣藝廊與哈瑪星的結合,創造出更多能量,使得在地精神得以延續、人文精神更加發揮。

我們將

中山大學最老的建築 ~ 西灣藝廊(西子灣行館)

在地最早的發源地 ~ 哈瑪星

試著用 藝 文連結 起來

開始校園創意空間的新契機